UnixIPC 机制和key_t本质类型
System V IPC 机制和key_t本质类型
System V三种IPC机制
System V IPC包括三种不同的通信机制
- 消息队列:消息队列类似于管道,但是又有很大的差别。第一,消息队列是有边界的,所以消息队列的通信机制是通过消息进行传递,而管道是通过字节流进行通信。第二,每条消息包括一个完整的整形字段,消息队列可以通过类型来选择消息。
- 信号量:用于同步两个进程。
- 共享内存:共享内存允许两个进程共享同一个内存段。即一块内存被映射到不同进程的虚拟内存中。
key_t本质
System V系统调用都有一个相关的get系统调用,它与文件io中的open函数类似,不同的是它的参数是一个整数,给定一个整数之后,系统会做以下操作:
- 使用给定key创建一个新的IPC对象,并将IPC对象标识key_t返回给调用者.
- 若该key对应的IPC对象存在,直接将标识返回给调用者,相当于使用key换取标识,而不做创建操作.
上述IPC对象的标识类型为key_t。key_t的本质是什么?我们可以通过grep命令追踪到
在文件/usr/include/sys/ipc.h中:
在文件/usr/include/bits/types.h中:
在文件/usr/include/bits/typesizes.h中:
|
|
在文件中:
|
|
故从上面的追踪,可以看出key_t的本质为int类型.
获取key_t方法
获取ket_t的方法三种
- 随机选取一个整数值作为key值,多个进程共享一个key值。注意此时不能使用已经存在的key
- 在创建IPC对象的get方法中用IPC_PRIVATE作为key值,这样会导致每个调用都会创建一个新的IPC对象
- 使用ftok函数生成一个key,这个方法产生的key接近唯一。
IPC_PRIVATE
IPC_PRIVATE本质上为0的宏定义.使用方法是直接使用IPC_PRIVATE作为key生成一个IPC对象。这种做法保证每次产生的都是全新的IPC对象。
这种做法适用于在父进程fork前创建IPC对象,从而达到子进程继承IPC对象的目的。
ftok生成key
函数原型:
|
|
函数功能:
此函数的功能是根据pathname和proj的值生成key,该算法只使用proj的最低的8个有效位,应用程序必须确保pathname引用一个可以应用stat()的既有文件。否则该函数会返回-1。
在linux中,key_t一般是32位的值。它通过取proj参数的最低8个有效位,包含该文件所属的文件系统的设备的设备号的最低8个有效位以及pathname所引用文件的inode号的最低16个有效位组合而成,这样保证了唯一性。所以从上面可以看出,对于同意个文件的不同路径(inode值相同),proj值相同,此时产生的key是相同的。